您好,今天是 ,欢迎访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网站!

强化担当意识为脱贫攻坚倾力贡献力量

时间:2021-04-20 16:20  来源: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浏览次数: 分享:

管理学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校党委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强化“四个意识”,以实干的精神和务实的作风,广泛动员和带领学院师生参与服务脱贫攻坚战,积极开展扶贫开发第三方评估及其业务培训、现场指导服务,选优选强骨干力量参与基层深度扶贫和“访惠聚”工作,并不断创新和跟进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加强对自治区脱贫成果巩固提升的科学研究工作,为自治区脱贫攻坚战奉献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力量,取得良好成效。

一、积极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估

(一)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已成为自治区脱贫攻坚评估的核心力量。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南昌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合作,是最先参与国务院扶贫办贫困县退出和扶贫开发成效第三方评估的团队,形成了完整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是自治区贫困县退出第三方评估的牵头单位。2018年以来,团队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及自治区的扶贫开发成效考核和贫困县退出的第三方评估项目,参与师生600余人次,深入南北疆34个县384个村近20000户,为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形成贫困县退出意见提供了客观、独立、公正的依据,与国务院扶贫开发办开展的贫困县退出和成效考核抽查结果一致,得到国务院扶贫办评估司领导和自治区扶贫办领导的肯定。

(二)以高度政治责任感,为自治区开展评估及督导工作培养队伍

    1.为自治区培训第三方评估队伍和完成相关业务工作。在农大管理学院评估团队不断壮大稳定的过程中,考虑到我区第三方评估机构力量比较薄弱,在自治区扶贫办的组织下,我院派出评估经验丰富的教师针对全区各大高校开展了多形式、多轮次的集中培训、实地现场辅导、模拟演练等活动等,推动了自治区范围内的第三方评估机构不断成长、成熟,现从原来的2家参与机构变成了13家,确保了深度贫困县退出和扶贫开发成效年度考核评估的顺利开展。

配合自治区扶贫办,结合新疆的区域特点,在国家贫困县退出第三方评估总体规程的基础上,起草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贫困县退出第三方评估检查实施方案、操作规程等第三方评估检查的基础规范,使得贫困县退出权限下放到省后,在制度建立和机制创新上填补了全区的空白,为自治区全面开展贫困县退出工作奠定了基础。

2.为自治区开展扶贫督导工作开展培训服务和指导。扶贫督导指导是一项技术性和政策性较强的一项严肃工作,需要大批技术力量支撑。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团队认真梳理和总结评估检查中发现的短板和扶贫工作中的问题,积极配合自治区扶贫办、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以及有关地方政府开展培训和现场指导工作。

两年来,依托在脱贫攻坚领域开展研究和实践的优势,学院主动和自治区扶贫办加强联系,在自治区扶贫办的领导和组织下,学院派出多名专家教授赴阿克苏地区、和田地区、和田市、和田县、阿瓦提县、沙雅县、柯坪县、乌什县、泽普县、乌恰县、阿图什市、阿合奇县、疏勒县、疏附县、巴楚县、莎车县、麦盖提县、库尔勒市、库尔勒县等地区、县市,开展脱贫攻坚指导工作,在基层干部普及脱贫攻坚相关政策和第三方评估知识,参与干部从县市覆盖到乡村,达18000余人次,扩大了新疆农业大学在地州的影响力。

20197月,为确保2019年自治区贫困县退出工作的顺利开展,自治区扶贫办邀请我院杨俊孝教授(院长)就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进行政策解读和业务培训,参加培训的人员包括有关厅(局)、地(州)扶贫专项工作指导组成员及县(市)、乡(镇)及村扶贫负责人约5000余人。

2019年和2020年,先后派美丽、阿依吐尔逊·沙木西老师参加自治区脱贫攻坚挂牌督战指导工作,赴库车县、叶城县开展贫困村挂牌督战包联指导工作。202045月内,对182个贫困村工作队、扶贫专干和本村干部进行了100多场培训,指导和帮助整改村级档案和户档工作,入访走访2000户贫困户,深入了解贫困户实际生活生产状况,为该县扎实做好贫困退出工作进行指导和服务。

20205月,为迎接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学院积极联系自治区扶贫办相关处室,派张晔老师与自治区扶贫办普查工作指导组前往我校访惠聚扶贫点阿瓦提县开展脱贫攻坚普查指导培训。期间,张晔老师和普查工作指导组对深度贫困村代热亚博依村按照普查的要求进行了实地走访和入户模拟调查,现场就普查工作的具体方案、县乡村应做好的准备进行了指导,并对发现的薄弱环节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三)把扶贫服务与人才队伍培养紧密结合开展第三方评估工作,聚焦脱贫攻坚主战场,融科技服务社会、实践育人、青年教师成长于一体,将英模精神教育、民族团结一家亲”“三进两联一交友、学生家访等活动贯穿其中,增强了师生的家国情怀和使命责任,加强了品德修养、增长了知识见识、培养了奋斗精神、增强了综合素质,培养了师生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意识。到目前,这项工作已经形成了强大的辐射力,每年都有很多硕士生以调研区域脱贫攻坚中的问题为毕业论文选题开展研究,真正做到了把论文写在天山南北,增强了师生的家国情怀和使命责任,很多学生毕业后主动选择回到家乡参与脱贫攻坚,展现了学生的奉献精神。在两年多的评估实践中,生动履行了教书育人使命,培养了一大批了解三农问题的硕士生和本科生,带出了数十名下得去农村的青年教师队伍。

二、不断拓展服务形式,开展脱贫攻坚领域理论和实践研究

(一)创新和广泛开展农村扶贫服务。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社会服务工作,包括脱贫攻坚评估指导工作、产业发展规划、农民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产品品牌宣讲、法律知识宣讲、基层干部培训等内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得到了自治区及各地州政府和群众的广泛认可。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巩固脱贫成果服务。在开展脱贫攻坚实践工作的同时,学院积极组织教师对调研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梳理,继而提炼出可以进一步开展研究的选题,为自治区脱贫攻坚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参考。

在学院的鼓励和支持下,多名教师立项国家及省部级纵向课题。麦买提.乌斯曼老师立项国家社科基金《乡村振兴战略下推进新疆南疆深度贫困地区文化精准扶贫实证调查与政策完善研究》;桑川老师立项自治区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南疆连片贫困地区嵌入式精准扶贫机制创新研究》;赵艳梅老师立项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贫困治理长效机制研究——以南疆四地州为例》;张晔老师立项自治区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可持续生计视角下南疆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益贫机制研究》。同时,学院教师积极参与到地区县市的扶贫规划编制、扶贫开发成效调查、乡村振兴等横向课题的研究,助力地方脱贫攻坚工作。关志强老师编制了《于田县产业扶贫发展规划》,张晔老师完成了和田县及沙雅县的脱贫攻坚成效调查,杨俊孝老师申报立项了自治区农办三农课题研究项目《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研究》,完成了和田市扶贫开发成效的调查;上述研究项目为自治区脱贫攻坚工作的巩固提升提出了可行的政策建议。杨磊老师承担了多个贫困县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

另外学院王承武教授还积极承担了自治区2019年城镇职工解困脱困第三方评估。项目组已经完成了14个地州2019年城镇职工解困脱困第三方工作;目前,正在组织完成自治区城镇职工解困脱困第三方评估2020年项目。

三、选优选强骨干力量参与脱贫攻坚

(一)广泛动员,统一思想认识。学院近年20余人在外攻读博士学位或出国进修学习,师资紧张,教学任务繁重。管理学院党委认真组织广大教职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广泛动员教职工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特别是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统一思想认识,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学院业务发展与脱贫攻坚双推进,处理好教学安排与社会服务关系。先后有百余名次教职工、五百余名次学生积极参与了自治区脱贫攻坚相关工作。

(二)坚持选优选强,凝聚合力参与脱贫攻坚战。学院党委在选派干部时,基层支部推荐,党委个别谈话,对报名党员干部从责任心、工作作风、工作能力等方面进行严格考察、选派。选派政治坚定、年富力强的党员、硕士以上学位、中青年骨干教职工。

(三)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帮助解决后顾之忧。学院党委对选派的教职工关心关爱,坚持行前党委谈话,回家休假期间交流安慰,使他们能够安心工作。选派的教职工绝大部分为年轻教职工,上有老下有小。学院党委对选派的教职工摸排家庭状况,基层支部、党委安排定期回访,将学院党委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方式留给下派干部的家庭成员,及时帮助解决家庭困难。对下派教职工关心其业务发展,鼓励他们结合基层扶贫工作与教学科研紧密结合,收集教学案例,积极申报扶贫方面的科研项目。真正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优势转化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正能量

(四)克服困难,倾力脱贫攻坚。学院派出的教职工在基层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克服个人家庭困难,严格服从管理规定。所派干部有的自己生病或家里小孩、老人生病,但他们仍坚持工作,他们以优异的成绩为自治区的稳定和脱贫攻坚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先后有9人次获得自治区和地区、县市表彰,其中,5人次获自治区表彰,帕尔哈提、刘志有、古力先等3人在访惠聚工作中表现突出获得自治区优秀访惠聚优秀工作队员荣誉称号;古力先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表现突出获得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称号;伊利达尔获得自治区南疆学前双语支教先进个人称号,2人在脱贫攻坚年度考核中获得优秀。

脱贫攻坚在路上,我们正在组织和谋划2020年决战之年的工作,将按照有关部署要求,进一步创新思维,实行更有效的扶贫举措,合力同心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附件:
19bb86bc-41cf-452a-8dec-ec316142110d.jpg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