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欢迎访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网站!

新疆科技学院以“四化四突出”赋能育人实践

时间:2025-07-01 16:30  来源:新疆科技学院   浏览次数: 分享到:

强化育人体系建设,突出“特色模式”。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核心问题,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积极探索符合校情的育人模式,以“扎根性、成长性、适配性”为价值导向,形成“价值塑造-能力培养-需求适配”的闭环体系。充分发挥本地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打造“马兰精神”思政育人品牌。将马兰精神的挖掘阐释和弘扬传承作为政治责任,有机融入学校办学精神特质。成立“新疆科技学院马兰精神教育与研究中心”,成功入选教育部2025年度红色文化弘扬基地。编排原创话剧,创新打造“行走的思政课”“舞台上的思政课”等特色育人模式。

深化产教融合发展,突出“协同育人”。坚持把产学研用作为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基本形成以“计算机+经管”类专业对接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化工纺织类专业对接地区石油化工和纺织产业、“新闻+旅游管理”对接智慧文旅产业、“经管+医学”对接医疗康养产业的新格局,进一步促进学科专业群与地方行业产业集群的紧密对接、融合发展。积极探索政企行校协同育人新模式,与300余家政企行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培育校级产业学院5个。推进有组织科研,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疆智库开展调研活动,参与地方经济发展重大课题研究,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科院力量。

优化专业设置布局,突出“精准匹配”。坚持“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主动对标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和巴州“五大优势产业集群”,持续升级专业建设,2025年获批6个本科专业,其中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在疆内属首次设立。在现有35个本科专业基础上,深入开展学科专业设置规划调研,坚持“集智共研”,邀请长期深耕高等教育的疆外专家学者一同论证,在精准对接学科专业建设全过程,与巴州人民政府紧密联系,校地双方充分交流酝酿,科学谋划“十五五”学科专业规划,本科专业总量优化至60个左右,其中将工科专业占比从当前的34.28%提升至52.94%,与巴州及南疆的油气、纺织等重要产业相对应,争取全面匹配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需求。

细化育人成效评价,突出“奉献边疆”。从质量、薪资、职业发展等多维度拓展“高质量就业”内涵,将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一把手工程”,建立专(兼)职人员队伍,健全工作机制,划分了就业工作“责任田”,基本形成“一盘棋”工作格局,建立了“日总结、周研判、月汇总”的信息沟通机制和就业工作奖励机制,效果不断显现。鼓励学生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中,为边疆建设添砖加瓦。2024届毕业生中,共有132名学生通过选调生、“三支一扶”等项目在西部、基层就业。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