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相关网站
- 省级教育网站
- 直属单位
- 区内本科院校
- 区内职业院校
- 其他网站
全力构建全员促就业工作格局。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形成就业工作小组领导、就业指导中心统筹、学院协同推进、班级辅导员和专任教师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将就业工作与学科建设、专业发展紧密结合,加大对就业工作的倾斜、保障与支持。修订《伊犁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年度考核评估方案(修订)》,制定《伊犁师范大学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案》,建立学院就业工作推进台账,持续推动学院优化工作机制、开拓就业渠道、细化就业服务,不断提升就业工作成效。
全力拓宽就业渠道。结合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和伊犁州“10+1产业集群”建设,走访企事业单位了解行业发展最新动态和企业实际需求,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相关事宜落实落地。2025年以来学校已开展访企拓岗活动70余场次,新开拓就业岗位400余个。丰富各类线上线下双选活动。充分运用学校办学优势和区域优势资源,定期举办双选会、招聘会,做好用人单位招聘服务保障,不断提高招聘“回头率”,确保春招期间“月月有双选,周周有专场”。
全力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探索形成“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实践实训活动为补充”的就业指导体系。加强就业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在做好业务培训、生涯教育专项培训的基础上,邀请重点就业行业、单位资深从业人士,开展生涯与就业指导面对面咨询日、产业行业发展解读、校园招聘全链条实务指导、企业参观等,搭建就业工作队伍与用人单位互通互惠的桥梁,努力打造内外互补、专兼结合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
全力为重点人群提供精准服务。建立就业困难学生台账,加强“前置性”排查,通过大数据采集系统分析,准确掌握低保、残疾等毕业生群体具体情况,建立“一生一档”“一生一策”等台账制度,采取“1+X+X”(即一个帮扶老师、多种帮扶类型、多样帮扶措施)的就业扶助模式,开展有针对性、有温度的就业指导帮扶工作,开通就业心理咨询和就业帮扶热线,积极引导就业困难和就业意愿不强的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落实落细求职创业补贴申报和发放工作,全力保障就业困难群体100%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