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欢迎访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网站!

2025年新疆“新时代好少年”祖国行走进沈阳研学

时间:2025-07-11 17:22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   浏览次数: 分享到:

7月6日,来自新疆14个地州市的“新时代好少年”学生代表走进辽宁省沈阳市,他们漫步沈阳故宫,触摸历史变迁;驻足张氏帅府的青砖灰瓦下,聆听风云变幻的往事;在沈阳市天舒辽瓷非遗基地(龙呈产业园),探寻辽文化载体辽瓷的发展演变。


7月6日,学生们在沈阳故宫前留影。王新摄

红墙黄瓦绿琉璃,在阳光下熠熠闪烁的沈阳故宫,已历经近400载春秋的宫殿群落,无声诉说着城市的过往。

“与北京故宫相比,沈阳故宫体现的民族特色不尽相同。宫和殿的高低位置恰恰相反,沈阳故宫是宫高殿低,北京故宫则是殿高宫低……”带队老师对我国这两大宫殿建筑群的不同特色娓娓道来,这座始建于1625年的宫殿,是清太祖努尔哈赤营建的皇宫,也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两大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

尉犁县第六小学学生麦尔则耶·买合木提说:“站在沈阳故宫的台阶上,让我深切感受到,历史不是遥远的过去,而是我们脚下的土地,回到新疆后,我要把这里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让大家知道,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快看!这就是传说中的‘金銮殿’。”在沈阳故宫大政殿前,学生们兴奋地举起相机,争相拍照。沿着中轴线,学生们依次参观大政殿、崇政殿等,红墙黄瓦、飞檐斗拱间,恍如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

学生们来到始建于1914年的建筑群——张氏帅府,它由东院、中院、西院和院外建筑组成,是张作霖及其长子张学良的官邸和私宅。学生们穿过刻有“鸿禧”二字的影壁,走进三进四合院,仿佛置身于那段激荡的民国历史现场。

在大青楼前,带队老师讲述了张学良“东北易帜”的故事。“少帅当时只有27岁,却做出了改变中国命运的决定。”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学生王俊杰感叹,“这让我明白,个人的选择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


7月6日,学生们在沈阳市天舒辽瓷非遗基地(龙呈产业园)听讲解员讲解辽瓷历史故事。王新摄

在沈阳市天舒辽瓷非遗基地(龙呈产业园),大大小小的器物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带领同学们穿越回辽代,领略辽瓷的独特风采。

步入辽瓷恢复展区,皮囊壶、凤首瓶、葫芦壶……华彩绚丽的瓷器,看得大家应接不暇。为了让学生近距离领略辽瓷的魅力,此次研学还特意为大家准备了陶泥制作的体验环节。

“今天不仅了解了辽代瓷器的历史故事,还学会了制作陶泥器物。”皮山县第二小学学生努尔艾力·努尔阿卜拉说,这次活动让他不仅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明白了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要好好学习,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者。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