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相关网站
- 省级教育网站
- 直属单位
- 区内本科院校
- 区内职业院校
- 其他网站
9月3日的北京天安门广场,旌旗飘扬,礼炮轰鸣。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来自新疆的两位“全国模范教师”——白雨与特勒克・阿布都热合曼,正端坐于观礼台上,眼中泪光闪烁。这一天,他们从日常坚守的三尺讲台,步入了国家盛典的现场。这一程跨越,不仅是对他们教育工作的崇高礼赞,更将成为一束更加明亮的光,照进边疆孩子们的心田。
当白雨老师受邀观礼的消息传回和田地区皮山县桑株镇中学时,校园顿时沸腾。更巧的是,9月3日正是白雨的生日。于他而言,能在这一天亲历国家盛典,是一生中最珍贵的礼物。清晨,他带着全校师生的祝福与期待,随教育部团队整装待发。在观礼台上,他见到了以往在课堂思政课中常常提及的革命英雄、“时代楷模”——这些书本中的榜样,如今真实地出现在眼前;他也目睹了大国重器的威严展示,对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有了更真切的感知。当80响礼炮回荡天际,国旗护卫队迈着铿锵步伐走向升旗区,他与全场一同高唱国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在这一刻更加坚定如山。
来自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巩留县吉尔格郎乡中心小学的特勒克・阿布都热合曼老师,同样心潮澎湃。多年乡村音乐教学中,他始终教导学生用心感受音乐背后的精神力量。而在阅兵现场,一首首革命歌曲接连奏响——《松花江上》的悲怆、《在太行山上》的昂扬、《保卫黄河》的激越,以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全场齐唱的豪情,都让他深切体会到音乐与民族命运的血脉相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回荡广场,受阅队伍步伐铿锵,战机掠过长空——这一切,共同汇成“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时代强音!
观礼结束后,两位老师深感肩上责任重大。“回去第一件事,就是把今天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原原本本地讲给孩子们听!”他们不约而同地说。他们要将礼炮的震撼、方阵的威武、国家的强盛,融入今后的每一堂课,让孩子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让爱国爱党爱人民的信念扎根心灵,激励他们奋发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从边疆讲台到天安门观礼台,变的是场景,不变的是初心。那一束照进孩子们心中的光,因这一次见证,变得更加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