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相关网站
- 省级教育网站
- 直属单位
- 区内本科院校
- 区内职业院校
- 其他网站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名单,新疆阿克苏地区等61个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榜上有名。阿克苏地区始终坚持将特殊教育普惠发展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抓手,不断加强资源供给,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点亮每个特殊孩子的出彩人生。
一是抓“机制提优”,统筹发展合力。健全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儿童安置体系。加强组织保障,成立以阿克苏地委、行署分管教育领导为主任,教育、卫健、民政、残联等部门领导为副主任,相关专家为成员的特殊教育专家委员会,持续提升入学适宜安置专业化、精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强化部门联动,依托部门联席会议机制,构建齐抓共管特殊教育的工作格局。
二是抓“扩容提速”,积蓄发展动力。近年来,通过地(州、市)、县(市、区)自筹,援疆省市、企业援助,国家和自治区扶持等多种形式,统筹整合资金,改扩建2所特教学校校舍面积2.43万㎡,办学规模翻一番,满足了更多特殊学生入学需求。加强特教学校智慧校园及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推动实训场所标准化。持续扩大融合教育资源,建成特殊教育资源中心12个、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48间,实现资源中心县域全覆盖。实施特殊教育中高职贯通培养工程,与浙江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中高职一体化”办学合作,共享优质职业教育资源。
三是抓“模式提档”,激发发展活力。支持2所特教学校增设学前教育部和职业高中部,实现地区“东西两翼”各有1所从学前到高中阶段的15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对随班就读特殊学生每周设置3节个别化辅导课,开展“菜单式”活动,充分发掘每个孩子的内在潜力,丰富特殊学生学习生活。充分发挥“浙阿特教发展联盟”作用,常态化开展教研活动,共享浙江省优质特殊教育课程资源,推动浙江省6所特殊教育学校“组团式”对口帮扶,开展柔性援疆指导43人次。持续提升普通学校随班就读、送教上门和特教学校残疾学生教育教学水平。
四是抓“师资提质”,厚植发展潜力。配足配齐特殊教育资源教师,发挥区域特殊教育专家团队作用,每学年全覆盖开展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教室)巡回指导。实施“青蓝工程”研修学习和跟岗培养,建立“团队带团队”“名师带骨干”的传帮带机制,组织实施六期、205人普通中小学资源教师培训,组织94人赴浙江参加三期“未来名师”培训,举办特教基本功展示活动5期,持续提升特教师资水平。
五是抓“融情提效”,增强发展能力。以凝聚人心为根本,深入实施“启明行动”计划,累计投入资金2000万元对471名残疾儿童实施康复救助。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实施浙阿“百校十万‘石榴籽’青少年融情工程”,全地区780名特教学生与浙江学生结对帮扶,深化残疾儿童少年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教育,持续提升康复救助、关心关爱工作水平,助力推动普特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