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相关网站
- 省级教育网站
- 直属单位
- 区内本科院校
- 区内职业院校
- 其他网站
近年来,巴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系统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通过建强家长学校、深化教育引导、关爱重点群体、提升队伍能力等举措,着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建强家长学校,夯实协同育人基础。建立州、县、校三级家庭教育专家库,汇聚自治区级专家7名、州级专家23名、县级专家120名,形成专业稳定的指导力量。累计建成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483个,出台家长学校运行管理规范,明确家长委员会在学校管理、教育实践、家校沟通等方面的五大职责。积极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资源,构建以家庭为基础、学校为主导、社区为支撑的家庭教育网络体系,实现全州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家长学校全覆盖。
创新育人模式,增强教育引导实效。构建家校共育“大思政”工作格局,深入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383场,举办“铸魂育人”主题宣讲24场,培养教育系统优秀宣讲员125名。大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举办“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读书月、“书香巴州·经典诵读”比赛等活动296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六进课堂”360场。
聚焦重点群体,实施精准关爱帮扶。健全学生关爱帮扶机制,常态化开展“千师访万家”活动,累计组织干部教师11.82万人次,走访学生家庭97.2万户次。通过家访宣传《家庭教育促进法》,动态掌握学生家庭情况,建立帮扶台账,提供学习辅导、心理疏导、生活帮扶和就业指导等精准服务,切实解决学生实际困难,促进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家教指导能力。严格家长学校教师准入标准,组织全州教师参加家长学校网络培训13次,覆盖教师2.4万余名。选派2000余名德育骨干赴内地高级研修,定期开展班主任经验交流,举办专题讲座1500余场。建立家庭教育资源库,为有需要的学生家庭配备专职辅导员,切实打通家庭教育“最后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