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相关网站
- 省级教育网站
- 直属单位
- 区内本科院校
- 区内职业院校
- 其他网站
一是高位统筹部署,构建严密责任闭环体系。将防溺水工作置于暑期安全工作的首要位置,明确分级责任、强化协同联动,形成“层层抓落实、事事有人管”的责任链条。昌吉市成立由分管市领导担任组长的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领导小组;奇台县组建由县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防溺水工作专班;阜康市通过市委常委会议、政府常务会议等多次专题研究部署防溺水工作;准东开发区建立由校长(园长)负总责的三级责任体系;吉木萨尔县推行“五级包联宣传责任制”。
二是多维宣传教育,筑牢安全意识防线。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采用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全方位、高频次的防溺水宣传教育活动。同时,在河道、水库等重点水域周边悬挂宣传横幅,设置警示牌,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乡村开展防溺水宣传活动,切实提升学生、家长及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全州累计开展防溺水主题班会、专题讲座1万余次,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900场次。
三是全域排查整治,织密水域防控网络。开展拉网式排查,运用科技手段,对辖区内各水域进行全面排查,确保不留死角。累计排查各类水域(含设施)包括沉砂池272个、塘坝8个、池塘57个、干渠13条、支渠27条、涉水区域540处。同时,新增安装警示牌364块,开展防溺水交叉巡察检查248次。
四是强化应急准备,切实提升处置能力。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全面提升应对溺水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各县市因地制宜制订《教育系统防溺水安全预案》,建立公安、教育、水利、应急管理等部门协同联动机制,确保在险情发生时能够快速响应、协同处置,强化信息共享与应急处置能力,形成防溺水工作合力。截至目前,各地定期组织开展防溺水应急演练累计10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