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相关网站
- 省级教育网站
- 直属单位
- 区内本科院校
- 区内职业院校
- 其他网站
新疆师范大学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不断丰富学习载体,创新工作思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课堂、融入文化活动、融入校园建设,不断引领师生赓续中华文化血脉和中华民族精神追求,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以美育课程教学为载体,加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理解
制定《新疆师范大新时代美育工作实施方案》,面向全体本科生开设美育类课程,以丰富的课程内容,持续深化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一是聚焦服务基础教育任务,提升师范专业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在师范类专业中全面开设书法、国学文化、经典诵读等训练课程,由相关专业教师授课,切实提升师范生传统文化教学基础技能。二是打造中华传统文化精品课程。丰富美育通识选修课内容,开设《中华武术文化体验与实操》《中国茶艺文化与实践》《中国古典诗词赏析与吟诵》《中国优秀传统乐舞鉴赏》《中国传统纸艺》《篆刻审美与实践》《中国书法文化与艺术实践》等课程,通过传统武术、茶艺、乐舞、手工艺、篆刻等中华传统技艺的教学与实践,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感受中华文化魅力,增强中华文化自信。三是开设特色传统文化课程。依托新疆师范大学优势专业和学科特色,在预科教育学院面向全院各民族学生开设《中华文化》必修课程,设有传统手工艺、音乐与戏曲等传统文化专题;在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面向俄罗斯、蒙古及中亚留学生开设经典诵读、武术等中华传统才艺课程,进一步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力。
二、以校园文化创建为载体,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路径
坚持开展、打造一系列底蕴深厚、形式丰富、涵育人心的传统文化校园展示体验活动和校园品牌项目,引导各族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景体验中,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时代意义。一是开展好主题团日活动。创新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主题团日活动,例如在元旦、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点,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常态化开展以“仁、义、礼、智、信”为内容的主题活动,深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深入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活动。持续增加以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活动比例,2023年新推出了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相声专场、京剧专场等活动。持续打造校园文化品牌项目,办好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春风十里‘杏’好有你”中华传统文化体验会、中华诗词大会、“丝路华服节”、红色诗歌云诵读比赛。发挥美育教研室、“国学文化讲堂”等平台作用,举办“诗歌里的春光”雅集诗歌吟诵、“暖春品书‘香’·最美四‘阅’天”主题活动,开展《奇幻课堂共赏华裳之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讲座,引导学生在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三是积极引导传统文化类学生社团活动。有效引导学生社团发挥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用。目前,学校传统文化相关社团占全校学生社团数量的25%,例如春秋历史社、书法协会、六合邕传统文化社、博新武术社、通幽棋社、剪纸社、茶艺社等,多次举办历史经典解读、书法赏析、太极拳培训、中国象棋比赛等系列校园文化活动,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三、以校园基础建设为载体,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环境氛围
坚持将校园环境建设作为培养学生健康心灵的必要条件,注重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让校园环境充分发挥育人功能。一是在学校校园道路、楼宇、景观命名中体现中华文化深厚底蕴。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楼宇、景观命名中,相关命名均取自《诗经》《论语》《道德经》等中华经典与典故,营造出具有书香、典雅、厚重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二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基地。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基地为有效载体,建设好文化体验与教育教学、理论探索与科学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传播实践基地,设置茶艺体验室、传统手工坊、智慧书法教室等五个传统文化教学体验场所,有效开展基于体验式文化教学与各类传统文化实践活动,以实践教育的方式,践行文化功能、实现社会价值。三是建设学校“国学讲堂”。以“国学讲堂”为依托,承担各类人文艺术及中华传统文化类公共课程,组织国学系列特色讲座等美育实践活动,增强师生对传统文化的沉浸式互动体验,引导师生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