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欢迎访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网站!

扶贫扶志更扶智精准助力教育脱贫攻坚——哈密市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时间:2021-04-20 13:40  来源:哈密市教育局   浏览次数: 分享到:

哈密位于新疆东部,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长期以来,哈密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使市教育事业发展实现了重要跨越,贫困地区的教育质量得到全面提升,教育面貌焕然一新,教育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就,人民群众对教育事业的满意度大幅提升,纷纷夸赞党的政策好,再也不用担心孩子上不起学了!

哈密市教育局作为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基本目标的重要部门,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主动履职尽责细化分解任务层层压实责任,示范、引领、督促各区县教育局、市直各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切实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强化各级领导干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教育扶贫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扎实推进控辍保学全面保障义务教育

哈密市本着义务教育一个都不能少的初心使命,精准施策,扎实推进控辍保学工作,切实保障了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合法权利。当前,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净入学率达100%,初中适龄少年净入学率达98.54%,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达111.23%,已实现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在校学习条件外,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个个有学上,上起学的基本目标。

(一)持续加强校园布局调整,保障义务教育学位供给

2012年以来,按照小学向乡(镇)中心校集中,初中向中心乡(镇)或城镇集中,高中向地、县(市)集中的原则,对原来比较薄弱的初中、高中或条件不具备不完善的学校进行了撤并,共整合调整27所学校,新建两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哈密市豫哈实验学校和哈密市第十六中学)。建成后,新增了2100个学位,基本解决了伊州区西片区定居、安居、搬迁居民子女就学难的问题,也极大缓解了大班额和乡村、城镇的问题,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

(二)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

近年来,坚持以全面改薄、校舍维修、义务教育现代化等国家、自治区重大教育工程项目建设为契机,按照补短板,兜网底一校一策,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大义务教育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全面改善市域内23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十三五期间,河南省累计投入援疆资金59607万元,实施教育对口援疆项目25个,新建了义务教育学校15所,为全市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均衡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巴里坤县第一中学的一名体育老师激动地说这几年,党和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给师生们新建了教学楼,铺设了塑胶跑道,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都非常开心,孩子们设施完备的运动场上体育课,精气神更足了,学习也越来越好了!

(三)做细做实控辍保学工作,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就学一个都不少

各区县成立控辍保学工作专班,明确目标任务,强化责任意识,建立工作机制,为控辍保学工作提供有力组织保障。严格实行中小学生学籍统一管理,建立健全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依托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控辍保学工作台账,全面核查每学期市内转出(转入)、休学、小学毕业及人籍分离等现象,坚决防止学生失学辍学各学校一旦发现疑似辍学苗头,就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家访,查明原因,落实劝返复学工作。对存在厌学现象的学生,第一时间做好学生及家长的思想工作,确保其及时返校学习。

2020疫情期间,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一方面严把输入关,降低疫情风险,另一方面做好随迁子女家长思想工作,做到子女就学指导到位、一次性材料提供到位,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避免因异地而辍学。20204月中旬以来,哈密市教育局积极协助甘肃省东乡县、河南等地核查该县户籍内20余名适龄儿童少年在哈密市就读情况,并反馈就读结果,严格杜绝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

(四)完善资助体系,落实扶贫控辍

针对家庭困难学生流失较多这种情况,重点盯住建档立卡贫

困家庭学生,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在自治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4//天的基础上提标至5//天,将伊州区、伊吾县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纳入地方财政补助,分别给予4//天、5//天的补助。每年可为就读义务教育阶段的寄宿制学生家庭减轻3500元的经济压力同时各级地方政府还积极筹措资金,落实寄宿制学生交通补助等,建立健全低保户和农村贫困家庭学生的救助机制,解决因贫辍学问题,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巴里坤县下劳坝乡小红柳峡村巴丽江·肯杰别克同学,是哈密市第三中学的一名学生,身患先天性心脏病,家里为了给她治病欠了不少外债。学校得知消息后立即召开专题会议研判,决定巴丽江·肯杰别克同学享受三档资助。因病不能到校上课,每月由教务处主任古丽夏提、学籍员合孜别克和一名老师送教上门,并送去资助金和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古丽夏提不仅教她诗词、数学等,还把有趣、新鲜的故事分享给她,老师们一方面做好她的心理疏导,另一方面把她落下的课补回来,确保她不因病因贫而辍学。

(五)关注特殊教育,确保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为确保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能正常接受义务教育,成立市、区县两级特殊教育专家委员会,按照精准核查、科学评估、分类安置的原则,开展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就学评估安置工作。认真填写《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一人一案登记表》等相关档案材料,保证全市适龄儿童少年基本实现应入尽入,严格落实残疾儿童少年相关保障政策。同时,依托哈密市特殊教育学校(资源中心)不断做好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送教上门指导支持服务、资源教师培训、特殊教育教研等工作,支持特殊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确保了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依法接受和完成义务教育。

巴里坤县一名残疾儿童少年在库尔勒市居住,因其患有严重的癫痫病,巴里坤县特殊教育专家委员会通过电话走访、查看病例、观看其生活视频等方式,最终评估其就学方式为送教上门,并及时与库尔勒市教育行政部门联系沟通,由库尔勒市教育局安排库尔勒市实验小学承担送教任务,获得了家长、学生的认可和满意。该另有两名学生因身体原因不能随班就读,加之两人居住在离县城有100公里左右的边远农牧区,特别是冬季出行不便,为使他们能接受到应有的教育,巴里坤县教育局及时协调安排就近学校为其在春、夏、秋季集中多次送教,确保其正常接受义务教育。

娜迪热·乃买提是伊吾县中心小学学籍的一名残疾儿童,因无法到校随班就读,所以由伊吾县中心小学承担送教上门任务,指派中心小学教师为孩子和家长送去知识和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关怀。

(六)加大法律宣传力度,实施依法控辍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一面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板报、班团会宣传《义务教育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法律法规,广泛宣传控辍保学的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不断提高全社会对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另一面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三进两联一交友”“民族团结一家亲等形式,开展家访走访工作,向家长广泛宣传,使义务教育有关法律法规深入人心,坚决杜绝不上学的思想。

(七)以网络扶贫为依托,助推优质教育均衡发展

九年级(1)班就读的哈斯尔·托克达尔同学,家住巴里坤县大红柳峡乡花尔刺村,是一名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在学校、老师、同学的帮助和关心下努力学习。2020年春季,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哈斯尔·托克达尔同学通过空中课堂线上教学平台,一天也没落下课程学习,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在线学习。他激动地说以前上学只能去学校,现在隔着屏幕就能听到老师讲课,还能学到很多知识,太方便了。和哈斯尔·托克达尔同学一样,通过网络平台受益的还有玛木合·赛力克,他说自从学校新建了电脑教室,他就特别喜欢去上电脑课,他说在电脑上能画画、能听歌、还能学到很多新鲜的东西,真好。

    2017年起,哈密市积极通过信息化手段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办学差距。目前,各学校已实现录播教室全覆盖,60%的教师已参与录播教室、班班通培训工作,录播课程近千节有效缓解偏远教学点师资匮乏、课程开设不齐、教育资源不均衡等问题,大力助推优质教育均衡发展。

实施教育精准资助享有人生出彩机会

哈密市教育局加强学生资助规范管理,完善规章制度,拓宽资助渠道,加大资助扶贫力度,提升服务质量,坚持育人导向,将育人作为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做有力量、有温度、有情怀的教育精准扶贫,促进学生资助工作取得新成就,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一)精准摸排,确保贫困家庭学生一个不落

位于巴里坤县的哈密市第三中学是一所完全中学,学校党委高度重视贫困学生资助工作,成立教育精准扶贫专项领导小组,下设学生资助中心办公室,对困难学生进行有效帮扶,确保他们在校能安心学习生活。积极整合各种宣传资源,充分利用宣传栏、校园广播、主题班会、黑板报等载体,通过教师扶贫大走访、家长会、三进两联一交友”“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宣传教育脱贫攻坚的内容和重大意义,让每个家庭和学生了解国家的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高中教育三免一补政策;开展专项清查,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的资助、就学等情况进行摸排、公示、汇总造册,建立健全贫困学生台账,实行动态跟踪管理,构建贫困学生精准识别和管理机制;核实贫困学生信息和受助情况,确保贫困学生应助尽助;严格落实精准资助,对享受资助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进行详实的摸底核实,及时建档录入信息,形成一套完整的资助档案,确保贫困家庭学生一个不落。

(二)健全体系,实现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

十八大以来,哈密市委、市政府在国家、自治区各项学生资助政策的基础上,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教育补助政策,建立了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职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学生资助体系五年来,全市教育系统共拨付各级各类学生补助资金94413.22万元,受助学生达356539人,已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贫困学生再也不会因为贫穷而上不起学。

国家的教育惠民政策非常好,学费、书本费、住宿费都不用交,每学期还有1000元的生活补助,爸爸妈妈你们不用担心,我一定会好好读书!这是2020级高一新生叶里阿曼·阿达力别克在入学后的第一个周末打给父母的电话。哈密市第一中学作为一所全日制高中,学生大多来自周边农村和两县地区。为了让孩子们能安心学习,学校依托哈密市财政积极落实高中三免一补政策,还尽力为住宿学生改善居住环境,发放生活物品。学校老师和家长们都说,学生资助政策不仅减轻了家庭负担,而且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像叶里阿曼·阿达力别克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正是因为国家的好政策,让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的机会。

(三)营养午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实施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2013年至今,全市共发放学生营养补助资金4149.97万元,享受人数49569人。现行标准下,伊州区、伊吾县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施午餐补助,每生每年分别享受800元、1000元的午餐补助;巴里坤县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施每生每年1000元的午餐补助。养餐的推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也逐步养成了良好的饮食习惯,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营养不良的状况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我在伊吾县前山乡寄宿制学校任教,前山乡以哈萨克族为主,绝大多数都为牧民,常年过着游牧生活,因为家庭条件困难,孩子们只能住宿上学。对于家长来说,孩子吃饱饭、穿暖衣,安心上学就是他们最大的心愿。因为有了学生营养餐补助政策,学校的伙食非常好,营养还很丰富,孩子们不仅可以吃饱,还能吃好,每次吃饭都可开心了!以前在家里孩子们吃饭喜欢挑食,现在学校里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吃饭,还知道了一些食物的营养,饮食习惯变好了,个子变高了,身体变强壮了,真好!拜尔得汗老师高兴地说道。

(四)宣传推广,让教育资助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0年,哈密市教育局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宣传教育资助政策,让广大学生、家长、教师等群体积极了解国家的教育惠民政策。制定印发《哈密市教育脱贫攻坚资助政策宣传工作方案》,联合各区县教育局、市直各学校广泛开展资助政策宣传工作,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整理印发各级各类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单20000份,分别发至各区县教育局、市直各学校,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哈密发布微信公众平台推广《快看!最全学生资助政策!各级各类学生资助都有》宣传文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积极组织参与阅读转发,目前阅读量已达4.8万人次;联合哈密市电视台、哈密广播电台民生栏目通过多种语言宣传推广哈密教育资助政策,提高宣传覆盖面;依托视频会议系统,对全市143个村(社区)农牧民夜校1845周岁青壮年农牧民群众和村(社区)干部开展教育资助政策宣传讲座,进一步提高了农牧民群众和村(社区)干部对教育资助政策的知晓率,让教育资助政策不断飞入寻常百姓家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的关键靠质量,质量的关键靠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是让贫困地区孩子们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根本保证。

(一)多种途径补充教师,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教育事业

王皓是2019届天水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通过校园招聘来到哈密市第一中学任教,目前是学校的语文教师,同时担任班主任。像王皓这样的青年教师,在教师队伍中还有很多。哈密市积极落实国家、自治区学前、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政策,2016年以来,共招聘中小学、幼儿园特岗教师和普通高中教师2361名,严格落实特岗教师与当地公办教师城同待,让他们能安心从教,为哈密的孩子筑牢知识的根基,为哈密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更为哈密的美好明天绘制蓝图!

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哈从教,哈密市教育局不断完善教师引进、补充长效机制,落实好公费师范生就业”“定向培养免费师范生计划,通过自聘、直接到重点高校招聘优秀毕业生等多种途径,按国家规定标准,配足学校所需的专业教师;严格执行教师准入标准,坚持把政治合格、专业学科知识扎实、达到国家教师资格标准的人才引进来;积极落实《哈密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相关制度,对高层次紧缺人才给予特殊激励政策,吸引了一批人才来哈从事教育事业,引进硕士、博士研究生54名,在职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354名,大力提升全市师资队伍质量和水平;接收安排河南援疆教师和教育部、自治区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794名,财政自聘397名,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支撑;稳步推进教育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争取教育援疆干部人才政策,接收安排200余名援疆教师和实习大学生来哈支教落实《哈密市中小学教师考核评价指导意见》,改革绩效分配制度,指导学校在结合教师工作量、教师工作业绩和实效,制定学校绩效工资考核、分配发放办法,逐步形成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绩效激励机制,激发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教师队伍结构得到不断优化。

(二)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014年以来,每年平均选派1500余人次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和专任教师参加国培”“区培项目;先后建立2个自治区级名校长工作室、8个自治区级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12个市级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40余名书记、校长和200多名教师入室研修;252名教师来哈支教,赴豫培训教师403人次,在哈受训教师11198人次,建设2个师资培养基地,6所学校开展教育人才组团式援疆试点工作;河南省先后组织130余名中原名师、名校长、学科带头人和教育专家等来哈开展送培进疆活动,累计培训教师12100余人次;积极搭建线上培训平台,根据培训工作实际需求,选定奥鹏远程教育中心为线上培训提供支持,2020年,全市参训教师达17291人次,切实解决了各区县、学校因受疫情影响出现的培训资源纷繁杂乱、培训管理难度较大、培训学时认定困难等问题。

202017月,市教育局带领自治区级、市级中小学语文教学能手培养工作室,以校本APP作为教研平台,完成了全市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系列研训活动。在申报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成果时,选择《共建·共享:初中整本书阅读课程区域推进的实践探索》作为哈密市小学、初中语文教学推广应用的主要内容,并成功入选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名单,未来计划通过3年的推广应用,产生本土化整本书阅读教学课程制度、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方案,研究并形成学生阅读效果评价标准体系让全市的中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理念发生根本性变化,课程意识与课程开发能力显著提高,进而全面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有效推动中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快速提升。

(三)落实教师补助长效机制,为教育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坚持落实农牧区教师生活补助长效机制,根据农牧区学校与城区距离远近,按照不同区域,给予每人每月110元到200元不等的交通费补助和100元到600元不等的基层干部津贴,同时对距离城镇30公里以上的教师给予每人每天不低于9元的伙食费补助,关心关爱农牧区教师,为稳定农牧区教师队伍提供了有力保障;实施园丁小区和农牧区教师周转房建设项目,有效解决了部分教师特别是偏远农牧区教师的生活问题;严格落实定向援疆教师补贴待遇,按规定每人每月发放5000元补助,累计已发放补助金575万元,全面保障了援疆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确保教师留得住,为教育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争做新时代合格人民教师

哈密市教育局始终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的第一标准,筑牢教师理想信念和思想根基。积极开展九月尊师”“优秀教师等先进典型培树工作,营造尊师重教良好社会风尚。大力实施师德建设工程,先后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的通知》、《关于建立师德师风专项整治工作情况定期报告制度的通知》、《关于开展忠诚教育事业,争做四有教师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通知》等指导性文件,落实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涌现了魏莹、林海燕、白燕等一批深受师生、家长、社会赞许和爱戴的优秀教师和师德模范,引导广大教师筑牢底线、不触碰红线,争做新时代合格人民教师。

积极促进国语学习助力推普脱贫行动

扶贫的核心是扶人,扶人必先扶智,而扶智要先通语。哈密市教育局一直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作为保障改善民生、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治本之策,积极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助力脱贫攻坚。在应建尽建”“应入尽入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幼儿国家通用语言听说能力和水平;加大国语师资补充力度,多渠道补充教师1965名,有效缓解国语教师短缺问题;积极推行民汉合校(园),为国语教学创造条件,全市现有民汉合校29所,在校生达21153人;加快推进中小学集中办学和寄宿制管理,共涉及合并学校20所,实现四年级以上寄宿制管理学校8所;采取5+16+1、寒暑假集中培训等方式,分层分班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强化培训;2018年秋季学期,义务教育阶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达到全覆盖,2020年秋季学期,全市普通高中实现国语教学全覆盖。

(一)筑牢学校国语根基,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全覆盖

哈密市第一中学作为一所民汉合校的学校,有不少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础十分薄弱,与周围人顺畅交流都是问题。针对这类学生,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在竭尽所能地帮助他们提升国语交流水平。

祖海力·阿不都尼亚孜是201810班的学生,这届学生正处于高考转型阶段,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已是大势所趋,而他从小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只学过一些用于简单交流口语,甚至存在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交流有障碍的问题,更别说是听懂课堂上的教学内容。针对那些国语基础薄弱的少数民族学生,老师们从汉语拼音、规范汉字开始,逐步加强他们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经过三年的努力,祖海力的语文成绩已经从刚开始的二三十分提高到了现在的九十多分,国语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学校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教好国语、学好国语的嘱托化为工

作动力,坚持从日常抓起、从教学抓起,将学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交流融入学校管理、学习、考核的全过程,形成了人人讲国语、说国语、用国语的浓厚氛围。自2018年起,引进汉族教师50多名,调整学校任课教师的民汉比例,招收380多名汉族学生,推进民汉合校的步伐。自2019年秋季学期起,实现各类测评考试统一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命题、答卷,力促考试指挥棒作用有效发挥,坚定坚决筑牢学校国语根基,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全覆盖。

(二)统筹协调,开展少数民族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

在问到哈密市第一中学教师阿依古丽·卡哈尔时,她说:对学校组织开展的国语强化培训,我从一开始的排斥到逐渐接受,再从主动学习到热爱,最后到充满自信,动员身边的少数民族教师一起学,走过了一个艰难而快乐的历程。回过头来看,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确改变了我的命运,如今,我通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强化班拿到了普通话二级乙等证书,终于晋升了职称,同时也提升了个人能力,学生也越来越喜欢上我的课。

像阿依古丽·卡哈尔这样的教师,得益于2018年学校开始走民汉合校转型发展的道路,三年多来,学校坚持上级主管部门抓统筹、校党委抓管理、教务教研抓落实三级联动;以师资、技术、场地等保障为依托,由个人学集中学相结合;以寒暑假提升班、日常强化班、分层教学班为抓手;以抽验点评、奖优罚劣、分批退出、考核评估四项机制为准绳,精准分类、统筹推进,带动少数民族教师普通话水平不断提高,学用普通话的氛围日益浓厚,越来越多的教师实现了教学生涯的华丽转身

(三)依托多种资源,助力推普脱贫攻坚行动

为充分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提高劳动力基本素质、促进职业技能提升、增强就业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哈密市教育局依托多种资源,助力推普脱贫攻坚行动。针对社会面零散报名人员精心组织10388人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扎实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再上新台阶;通过集中封闭式强化培训、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村级优秀储备干部培训等方式,分期分批对国家通用语言水平较低的村干部约350人进行国家通用语言培训,全面提高基层干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各区县教育系统共选派562人次骨干教师,分期分批赴各乡镇(开发区)农牧民夜校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课程,共培训农牧民群众29554余人次。

充分发挥学校对社会和家庭的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开展学校连夜校”“小手拉大手活动,以家庭为单位,教育引导孩子带动家长自觉学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鼓励学生帮助家长在一言一语的日常交流中提高普通话水平。20192.15万名、20202.19万名在校学生通过小手拉大手,帮助家长提升国语水平,形成学生乐教、家长乐学,家长和学生同进步共成长的良好氛围。疫情期间,整合优化资源,强化攻坚力量采取视频授课、组团巩固、亲子互动的方式,对不具备普通话沟通能力或沟通能力较弱的1845周岁青壮年农牧民群众、乡村干部、贫困家庭新增劳动力人口等三大推普脱贫攻坚重点群体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培训,做到应学尽学通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强化培训,当地群众普通话普及率明显提升,为脱贫攻坚行动造血能力打下了良好语言基础。

发挥职业教育优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如果能接受职业教育,掌握一技之长,能就业,这一户脱贫就有希望了。近年来,哈密市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教育为导向,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优化整合教育资源,高职院校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实现豫哈共建示范专业4个,示范性实训基地1个,共同开发实训项目22个,联合培养学生645名,逐步构建人人有学上、个个有技能、家家有希望的教育脱贫攻坚格局,助力贫困家庭拔穷根

(一)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作为职业教育的典型代表,哈密职业技术学院着力通过加强就业扶贫,在创新就业招聘活动形式、拓宽贫困学生就业渠道、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积极对接实习见习岗位等方面重点发力,优先帮扶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创业;重视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精神教育,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开拓创新、持续专注、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纳入教学内容,通过项目教学、赛教结合、大师工作室、延伸课堂实践活动等方式,采取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的方,与实训基地开展合作,自主探索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职业教育模式,针对用人单位需求,开展针对性教学,形成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就业服务为一体的管理模式。近三年,学院就业率稳定,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质量保持平稳,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机电系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1503班学生吾尔麦提·玉素普,于20196月在哈密职业技术学院毕业。毕业前夕,在参加中国铁路乌鲁木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喀什段招聘时,因国语水平出色,专业成绩优秀,于20198月就职于喀什工务段,从事铁路信号工工作,月工资6000元左右。在工作半年后,吾尔麦提·玉素普同学主动联系班主任及在校期间帮助过他的老师,并表示感谢。

(二)加大毕业生就业帮扶,实现发展教育脱贫一批

就业帮扶政策,让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有了人生出彩的机会,也让他们成为这个时代的幸运儿。哈密职业技术学院为帮助毕业生积极就业,制订了《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和援助工作方案》,成立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帮扶和援助工作不漏一人的工作原则,全面准确摸清贫困家庭毕业生底数等基本情况;紧密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压实责任,切实落实好院领导、中层干部、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对重点群体毕业生一对一帮扶的工作措施,全力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和援助工作,推进毕业生就业;积极与哈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科对接,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全部纳入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申请范围,先后分两批为280名毕业生共计补贴22.4万元,真正实现就业帮扶,不漏一人

高职护理专业1702班学生齐梦月,哈密籍学生。该生为单亲家庭,父亲再婚,常年与80岁的姥姥生活在一起,在学习的同时还要承担照顾姥姥的重任。学院了解到她的情况后,依据政策为其申请了两免一补等各类助学资助政策。经过刻苦学习,她于2019年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受疫情影响,就业形势严峻,为帮助她尽快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学院主动帮助她求职、择业。考虑到她身体瘦弱,不适合医院较大强度的工作,又希望她能够从事自己本专业的护理工作,将该生介绍到一家口腔诊所,并尽力为其争取好的待遇,5月初又帮助她申报了800元的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以帮助她顺利就业。转眼间,齐梦月就业已五个多月,她所就职的诊所对其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主动提出上涨工资。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像齐梦月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截止目前,在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中高职建档立卡毕业生就业率已达到84.21%,成功实现发展教育脱贫一批

哈密教育人坚信:教育扶贫不仅是为广大贫困学生提供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要带给他们崭新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熏陶。学生们有了更多的见识和渴望,就能更加憧憬未来人生的幸福与向往以后美好的道路。尽管这条路很漫长,很艰辛,但是因为有了希望,会有和贫困不断对抗的动力支撑。

供稿单位:哈密市教育局


附件:
哈密.jpg
   
    相关稿件: